大力推進重點城建項目建設實施,旨在提升城市品位、完善城市功能、做美城市形象,實現城市讓人民群眾生活更美好。在“保質量、保安全”的前提下,經過全市各級相關部門和施工單位加班加點地搶工期,主城區城市干道改造取得明顯進展:
2017年12月31日晚,西華路二三四段實現雙向通車;
2018年1月1日上午9時,位于嘉陵區的濱江南路實現半幅雙向通車;
2018年1月1日上午9時18分,備受市民關注的人民路下穿隧道實現通車……
隨著各條街道提升改造不斷完善和陸續實現通車,主城區交通呈現出車輛分流合理、通行有序,交通擁堵狀況得到明顯有效緩解,給市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快捷。2018年剛過去兩天,駕車出行的市民們紛紛表示“改造升級后的幾條主要大道標準美麗,提升了南充的城市顏值”。
記者試跑 1分30秒跑完隧道
1月2日下午2時30分,順慶區人民路下穿隧道實現通車的第二天,記者駕車沿市文化路行駛至五星花園,盡管正值上班高峰,但沿路車輛明顯少于往常,五星花園環島車輛通行有序,并沒有發生擁堵情況。
從五星花園駛入人民南路,記者所駕車輛以時速30公里勻速前進,除等待交通信號燈時停車,通行十分暢通。記者隨后將車輛掉頭,沿市人民南路行至市中心醫院門口,但見“人民南路入口”六個白色大字在隧道上方十分醒目,一輛輛汽車從地面駛入,開放的隧道地面平整、干凈,新畫的道路標識線清楚、簡潔。隨后,記者駕車從人民南路入口駛入下穿隧道,全程以4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駕駛車輛,從人民北路出口駛出隧道,全程用時1分30秒。
除了下穿隧道實現通車分流,五星花園片區周邊地下過街人行通道也同步打開,極大地緩解了地面上的過街人流,為緩解擁堵起到了積極作用。當天下午17時許,記者徒步行走在地下過街人行通道里,明亮的照明燈、新安裝的監控設施齊全,配備的地下過街人行通道電梯,為市民出行帶來方便。
節點對比 分流合理通行有序
隨后,記者駕車來到濱江大道,濱江中路一段、濱江中路二段兩側,建筑工人盡管仍然在施工作業,但雙向均是通車狀態,改造升級后的濱江大道平整、寬闊,往來車輛均可實現快速通過,并無擁堵狀況。而濱江南路半幅雙向通車,盡管駕駛員途經此處會相應地降低車速,但并不影響通行,也無擁堵情況發生。
記者從G75蘭海高速南充北出口駛入西華路四段,途經西華路三段、二段,只見雙向通車的大道上,車輛往來,通行快捷,施工人員正在道路兩旁或中間進行綠化和掃尾作業,往常擁堵的西華師范大學校門前的十字路口,在渠化和交通信號指示燈的指示分流下,車輛通行有序,已無往日的擁堵情況發生。
市民點贊 標美大道提升城市顏值
“南充的主城區的大街小巷,這些年來我都穿行過,深深地知道好的城市道路對一個司機來說有多么重要。”南充一出租車公司的哥蒲杰開出租車已有8年時間, (緊轉2版)(緊接1版) 天天駕車行駛在南充城區各條道路上,感受著主城區各條大道越來越寬闊、平整,心里十分高興。“以前拉些乘客,會聽見他們抱怨南充城市道路又窄又不平,這兩天我聽到車上乘客說得最多的話就是,南充現在的道路真的是越修越寬、越修越好看了。”
“我從《南充日報》看到,人民路下穿隧道要在今年元旦前實現通車,以前我還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,沒想到元旦那天真的如期通車了。”家住嘉陵區陳壽路的市民楊書成在順慶區金魚嶺路上班,人民路下穿隧道是他每天必經的線路。“人民路下穿隧道通車,這兩天我開車十多分鐘就到單位了,而且明顯感覺現在的下穿隧道要比以前平整、明亮。”楊書成說道。
“現在沿著江東中路開車簡直是一種享受,路面不僅比以前平整、寬闊,道路兩側的玉蘭燈也整齊大氣,江東標美大道簡直提高了南充城市的顏值。”35路公交司機林曉勇為城市道路提升改造點贊。
“人民路下穿隧道BOT項目質量安全搶險救災工程于去年3月15日啟動施工,為確保工程整治的科學性、準確性,我們組建了由省級勘察設計大師領銜的技術咨詢專家團隊,對設計單位提出的工程抗浮加固、結構補強和防滲堵漏方案多次進行討論和論證,逐一審定,并制定了時間表、路線圖、任務書,堅持‘五加二、白加黑’全天24小時施工,終于如期完成建設任務。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,濱江南路改造工程正在加快進行東半幅的地下綜合管廊施工,西華路改造項目、玉帶路改造工程也在保質量保安全的前提下搶抓工期,確保在春節這一時間節點如期完成建設目標任務,屆時,隨著重點城建項目全面完工,南充城市功能配套和顏值將進一步提升。